我国急救医疗体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大中城市中出现了院前急救的专业机构——救护站。而自80年代后,我国的急救医疗体系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最终形成了医疗急救和快速转运为一体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模式。
急诊医疗勤务体系(EMSS)是负责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合理分诊、有组织地转送病人及与基地医院密切联系的机构。实践证明急诊医疗勤务体系是实施急诊工作的最佳形式。各国的EMSS根据其本国具体条件稍有不同,但其组织形式、职责等却基本相同。急诊医疗勤务体系是一个通讯、协调和指挥急救工作的中心。
急救护理学是急诊医学的组成部分。发展经历了50年代北欧的监护病房,60年代,电子设备的兴起,70年代,北欧EMSS的成立,1972年急诊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1980年开始建立正式的EMSS,90年代形成了水陆空立体急救网络系统。
七)急诊医疗管理学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的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
1、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环节。当患者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可通过拨打120等急救电话求助。急救人员接到电话后,会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给予初步处理或紧急抢救,然后安全地将患者护送到就近医院的急诊科或ICU。
2、现场救护是紧急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在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的现场救护能够稳定伤者的生命体征,防止伤情恶化,从而为后续的专业医疗救治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对于出血的伤者进行及时的止血和包扎,可以避免失血过多导致的休克甚至死亡。现场救护对于减轻伤痛和加速康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共由三个环节组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救、重症监护(ICU)。因此ICU正是这一急救体系的第三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而在这一体系中被认为最重要的环节则是第一环节—院前急救。
1、呼吸困难急救方法 将患者放于平整地面上,若出现呕吐物、分泌物要及时清除,托住下颚抬头,最大限度打开呼吸道;保持周围环境保持安静;若患者呼吸困难并伴有粉色泡沫样分泌物,可能是急性心衰,要让患者保持半卧或者坐位,减少肺充血,增加腹部呼吸。
2、因此拨打“120”急救电话最佳人选为患者亲属或现场知情者;通话一般采用急救中心询问,求救者回答的方式。
3、⑤如心跳骤停,可用下列方法急救:(1)叩击心前区:施术者将左手掌覆于患者心前区,右手握拳,连续用力捶击左手背。心脏停搏5分钟内有效。
4、现场急救的原则 现场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经过现场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优先抢救。这是总的原则。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光荣艰巨的任务,还必须遵守以下6条原则。
5、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6、处理休克的一个方法是将伤者双足提高,增加心脏和脑部的血液供应。保持伤者温暖。立刻通知医生或送往急症室诊治。骨折 目标:固定伤肢,以减轻疼痛;尽速送院。观察骨折部位:(1)无法正常活动,疼痛会随活动或触动而增加,伤处肿起,随后出现瘀血为闭合性骨折。
法律分析:院前急救体系是第五条规定院前医疗急救以急救中心(站)为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组成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共同实施。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管理、实施。
第二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院前急救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服务。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鼓励医疗卫生人员、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公共场所急救服务。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急救医疗活动,完善急救医疗体系,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院内急救医疗服务以及社会急救等急救医疗活动及其指导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共由三个环节组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救、重症监护(ICU)。因此ICU正是这一急救体系的第三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而在这一体系中被认为最重要的环节则是第一环节—院前急救。
2、首要环节是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最首要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医疗服务体系是分级设置各类公立医院,县级原则上设1个县办综合性医院和1个中医类医院,地市级和省级按人口规模合理设置地市。
3、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环节。当患者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可通过拨打120等急救电话求助。急救人员接到电话后,会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给予初步处理或紧急抢救,然后安全地将患者护送到就近医院的急诊科或ICU。
4、急救中心: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向公众提供急救服务。急救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救护车司机等,要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和过硬的职业素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生命救援。
1、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环节。当患者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可通过拨打120等急救电话求助。急救人员接到电话后,会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给予初步处理或紧急抢救,然后安全地将患者护送到就近医院的急诊科或ICU。
2、应首先除去或避开危害生命的因素。如电击伤者,应立即切断电源;发生火灾时应迅速脱离火灾现场;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开门窗通气和把病人转至空气流通的地方;溺水者应立即从水中救出;等等。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病员如呼吸心跳停止,应迅速施行心肺复苏。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3、另一方面,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要认真比照国家应急预案和上级机关应急预案,框架体系要对接,格式体例要一致;—要借鉴外省(区、市)同类应急预案,吸收他人的经验;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专家意见和有关部门 (单位)的意见,增加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完善应急预案。三要把握要求。
4、确保伤者的呼吸道畅通是急救的重要步骤。清理口腔和鼻腔的异物,如呕吐物、血液、泥土等。对于意识不清的伤者,应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如有必要,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控制出血和伤口 对于出血的伤口,应尽快进行止血处理。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压迫伤口,以减缓出血速度。
5、第一,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有乡镇卫生院4 万多所,村卫生室61 万多个,县乡村卫生人员354 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