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远程医疗信息化平台(搭建远程医疗信息化平台方案)

时间:2024-07-03 点击量:40

什么是远程医疗?

1、远程医疗: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遥控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海岛或舰船上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

2、远程医疗服务是一方医疗机构(邀请方)邀请其他医疗机构(受邀方),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以下简称信息化技术),为本医疗机构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属于远程医疗服务。

3、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网络科技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通常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几个主要部分,它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实现对医学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存储、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

《国家罕见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如何提及医院信息化建设?

1、发挥省级高水平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完善体制机制,引导省会城市和超(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医院支持资源薄弱地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

2、按时完成月、季、年度医院财务分析报表,及时让院领导准确掌握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为医院经济决策、经营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3、申请人到定点医院出具罕见病诊断证明书和医疗费用预算说明书(加盖医院公章),到所在县、市、区民政局进行救助申请。经核实后,申请人持申请救助材料,到各县红十字会,由当地红十字会对救助对象进行认真核实并提出审查意见,然后报到省红十字会。由省红十字会统一报送罕见病救助公益基金审核。

4、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导向,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治理结构、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

5、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是体现医院特色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对提高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科研科认真贯彻落实院领导指示精神,不断加强医院学科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国家、省、院三级学科建设体系。

可视化大屏赋能智慧医疗

1、医疗可视化大屏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也成为智慧医疗发展进程中的必要工具,因为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变化,最终都离不开与人的交互,也就是说,最终的信息都需要一个显示的界面。

2、智慧医院系统可以对人、设备进行全方位地可视化管理,随时掌握各类人员的分布状况和运动轨迹。安全的人员管理 :对于所有进出医院的外来人员、患者进行人员身份识别、异常行为判断快速找人定位,确保管理方对院外人员做到可视可知可控。

3、“5G+VR探视系统”正在逐步嵌入该院的病房服务,丰富患者就医选择,优化医疗服务体验。在不允许进入探视的ICU重症病房,家属们可以通过“5G+VR探视系统”,得到病房内高清晰、全方位、实时的3D视频画面,观察亲人病情和治疗过程。

4、智慧医疗(Smart Healthcare)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质量和个性化水平的一种创新型医疗模式。智慧医疗的目标是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医疗过程的高效管理、医疗决策的精确与个性化。

5、当前,新兴技术赋能医疗业务的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医疗”、“5G+医疗”等概念被两会代表频繁提出。

6、远程医疗系统 整合先进的视讯技术和医疗专业需求,以大中医院为核心,连接基层医院、医疗教学机构等,实现远程医学活动、稀缺专家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医学教育和疑难重症救治水平,有效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